第4章
起初他还担心那点野生香菇换不到什么好东西。
现在心里顿时踏实了许多,有这一大筐黄瓜,应该能在集市上换回不少粮食。
陈永强背着竹筐走在去镇里的土路上。这时,一个穿着蓝色工装的中年人骑着自行车从身旁经过,留下一串清脆的铃铛声。
望着那渐行渐远的背影,陈永强不自觉地掂了掂肩上的背带。
这五六公里的山路,要是有辆自行车就轻松多了。
他在心里盘算着:等以后赚了钱,说啥也得添置一辆。凤凰牌太贵,永久牌又不好买,或许可以先找找有没有二手的飞鸽牌......
不知不觉已走到镇口,喧闹的人声远远就来。
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两旁,供销社的白墙灰瓦格外显眼,门口挤满了举着布票、粮票排队的人。
路边新冒出来的个体摊贩则显得活络得多,有的支起简易木板卖针头线脑,有的蹲在地上摆开自家种的蔬菜。
“新到的确良衬衫,走过路过不要错过!”一个穿着喇叭裤的年轻人在供销社墙角吆喝,立刻围上去几个姑娘。
再往前走,空气里飘着油炸糕的香气,卖耗子药的地摊前围着一群看热闹的人。
陈永强没有干等着顾客上门,他主动在集市里转悠起来,搜寻着可能种植的作物种子。
“空间里还有那么多空间,今天的首要任务就是多换些种子,只要有了种子,就能自给自足!”
一位老汉面前的筐里装着玉米棒子,陈永强蹲下身:“老伯,用黄瓜跟您换点玉米成不?您尝尝,这黄瓜脆甜。”
他递过一根黄瓜。老汉将信将疑地咬了一口,眼前顿时一亮:“咦!这黄瓜味正!成,跟你换!”
这开张的顺利让陈永强信心倍增。
他紧接着瞄上了一个卖土豆的妇女。“大姐,换点土豆种行吗?”
那妇人看了眼他筐里的黄瓜,摇摇头:“黄瓜俺家也有,俺家娃正长身体,得要细粮。”
陈永强没多纠缠,掏出些零钱和粮票,买下了一小袋个头饱满、适合留种的土豆。
他又相中了几颗带着根须的红薯,摊主是个闷头抽烟的中年汉子。
听闻要换,汉子直接摆手:“不换,只卖钱。”
陈永强心里叹了口气,再次掏出钱票。他清楚,现阶段不能全靠以物易物,该花的钱还得花。
一圈转下来,竹筐里的黄瓜少了近半,但换来了玉米种子、一小袋土豆和几颗做种的红薯,还有些零散的豆角种子。
多种些品种分散开来,既能解决自家的温饱,日后也能方便拿出不同的东西来卖。
而不至于惹人怀疑,这便是陈永强心里打的算盘。
与此同时,陈永强在逛集市的时候,村长杨大海来到陈永强的院门口喊了一声:“强子?在家不?”
林秀莲闻声从灶房里快步走出来:“他赶集去了,还没回呢。”
“秀珍啊?你不是出远门去了吗?啥时候回来的?”杨大海有些愣神。
林秀莲张了张嘴,姐夫交代过先不说穿她的身份。
她正不知如何作答,杨大海却自顾自地接了下去:“回来就好,回来就好。强子一个人也不容易,以后好好过日子,别再吵架了。”
他想起正事:“那啥,等强子回来你跟他说一声,明儿个早上八点,都到村部开会,每户都得来人。”
“诶,等他回来我就告诉他。”林秀莲应了一声。
杨大海摆摆手,转身背着手走了。
林秀莲望着村长的背影消失在土路尽头,轻轻舒了口气:“好在跟姐姐长的像没被认出来。”
陈永强在集市角落找了个空位,将带来的东西一一摆开。
那些野生香菇刚露面,就引来几位眼尖的主妇。
“这菇子品相真不错,炖汤肯定鲜。”一个穿着蓝布衫的大娘蹲下身仔细看了看。
“多少钱?”
“您看着给,换粮票也行。”陈永强笑着回应。
大娘很爽快用几张粮票加五毛钱买走了香菇。
另外几朵也被陆续赶来的顾客买走,陈永强数着钱,心里想着:“靠山吃山,野生山货在镇上确实紧俏。看来要多进山多搞些搞山货。”
然而竹筐里那些黄瓜却少人问津。
旁边的菜摊上的黄瓜堆成了小山,摊主正扯着嗓子吆喝:“黄瓜黄瓜,三分一斤!”
陈永强拿起一根自己种的黄瓜,又看了看邻摊的,单从外表看,确实相差无几。
偶尔有顾客在他摊前驻足,伸手翻了翻黄瓜,问了价便摇摇头走开。
“都是三分,为啥要买你的?”旁边摊主叼着烟卷,略带得意扫了他一眼。
陈永强没接话,只是默默将黄瓜重新码放整齐。
他清楚这些灵田出产的黄瓜滋味不凡,但在这集市上,外表普通还未能等到识货的人。
陈永强望着集市上往来的人流,心中开始盘算别的法子。
这时,一个穿着蓝色工作服、身材微胖的中年男人晃悠着走进了集市。
旁边那卖黄瓜的摊主眼睛一亮,老远就扯开嗓子招呼:“何大厨!您要的黄瓜,我早就给您挑最好留出来了!”
说着从身后提出一个网兜,里面果然是些顶花带刺、精心挑选的好黄瓜。
来者正是陈永强同村的何军,在镇上一家饭馆当厨子。
他缓缓走了过来,目光恰好落在旁边的陈永强身上:“哟!这不是强子吗?咋的,你也跑来卖黄瓜了?”
何军边说边晃到陈永强的筐前,弯腰打量,一只手顺势就朝着黄瓜伸过去。
陈永强知道这人向来喜欢挑事,两人之前因为田埂占地的事儿有过口角。
他冷冷开口:“不买就别碰。”
何军伸到半空的手顿住了,讪讪地收回,脸上挂不住,嘴上便硬撑起来:“哼,瞧你这小气劲儿!这满大街卖黄瓜的多的是,谁稀罕碰你的?”
他指着邻摊,“老王这儿的就挺好!”
那姓王的摊主生怕丢了主顾,连忙帮腔:“就是就是,何大厨,我家的黄瓜可是天天清早现摘的,包您饭店用着满意!”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