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
房间内。
曹坤正沉浸在修为暴涨的喜悦中,细细体悟着体内奔流不息的强大内力。
忽然。
门外忽然响起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,随即是一个压低的年轻嗓音:
“曹公公?曹公公您在里头吗?”
曹坤眉头微蹙,迅速收敛了周身逸散的气息,眼中的金芒彻底隐去,恢复了平日里那副低眉顺眼的模样。
他缓缓起身,整理了一下衣袍,这才上前打开房门。
门外站着的是个面皮白净、眼神机灵的小太监,名叫小叶子,是他如今手下的几个心腹之一。
“何事惊慌?”
曹坤语气平和,带着一丝淡淡的威严。
小叶子见礼后,连忙从怀中取出一个略显陈旧的信封,双手奉上。
“公公,刚有人捎来的,说是给您的,从江南来的。”
江南?
曹坤心中一动,面上却不露声色。
接过信封,触手微沉,显然里面不止一页纸。
信封上没有任何署名,只有一种淡淡的桃花香。
“还有事?”
曹坤将信纳入袖中,看向并未立刻离去的小叶子。
小叶子顿了顿,压低声音道:
“刘公公派人传话了,让咱们巳时初刻都到南院议事堂集合,说是有要事吩咐。”
刘公公名为刘墉,是曹坤的直属上司,西厂里的百户,平日里对手下人颇为照顾,因此也能服众。
“知道了,你且先去,我随后就到。”
曹坤挥了挥手。
“是,小的告退。”
小叶子躬身退下,快步离去。
关上房门,曹坤重新坐回桌前,指尖摩挲着那封信。
会从江南给他来信,那必然是家乡之人,就是不知道是莲姨还是那小鬼头。
他拆开信封,里面是厚厚一沓信纸,字迹歪歪扭扭。
“曹老大亲启:”
开头的称呼,让曹坤平静的心弦被轻轻拨动了一下。
恍惚间,眼前仿佛浮现出一个扎着羊角辫,总喜欢跟在他身后嚷嚷着要闯荡江湖的黄毛丫头。
周小鱼。
桃花渡那个曾经跟在他身后,扬言要和他闯荡江湖的小丫头。
“老大!
嘿嘿,没想到吧,我又给你写信啦!
这么久没消息,你有没有在宫里偷偷想我呀?
我告诉你个天大的好消息,咱们的桃花渡重建好啦,现在可比以前还要气派呢!
青石板路一直铺到河边,光着脚踩上去可舒服了,两岸重新种满了桃花,春天一来,粉粉白白的花瓣飘得到处都是,连河里的芦苇都跟着摇啊摇的,可好看了!
好多以前搬走的街坊都回来啦,码头上整天热热闹闹的,都是吆喝声、说笑声……
老大,你什么时候能回来看看呀?
王婆婆前两天还念叨,说今年新酿了你最爱喝的桃花酿,大家……都挺想你的。
“……”
“啊对了对了,差点忘了说,我现在武功可厉害了,街坊邻居们都夸我呢!
还有啊,你说等我长大了,就带我一起闯荡江湖,这话我一直记在心里,你可不许耍赖!
等你回来,咱们就出发,好不好?
——超级无敌厉害的小鱼”
墨迹在最后晕开了一小团,像是笔尖停顿了许久。
曹坤看着,嘴角不自觉地带起一抹温和的弧度,心中涌起一股久违的暖意。
十年了,当初那场大火恍如昨日,那个拉着他的手在火场中拼命奔跑、哭得撕心裂肺的小丫头,也终于长大了。
然而,这暖意只持续了片刻,便被一股深沉的寒意所取代。
桃花渡可以重建,逝去的人却再也回不来了。
那场蹊跷的大火,那些凶残神秘的蒙面黑衣人……
他至今还记得当初他带着小鱼躲进酒窖时,当时那种深深的绝望。
十年间,他借助西厂的情报网络暗中查探,却始终如同雾里看花,那群黑衣人就如同人间蒸发,找不到丝毫线索。
“当年的血债,我曹坤一刻不敢忘!终有一日,我必查出真凶,让他们血债血偿!”
曹坤眼中闪过一丝凌厉的杀意,随即又被深深掩藏。
将信纸仔细叠好,与之前收到的那些信件放在一起,小心翼翼地藏于床榻下的暗格中。
那一沓逐渐增厚的信件,是他与遥远家乡唯一的联系,也是支撑他在这深宫中走下去的一份念想。
收拾好心绪,曹坤起身,整理好衣冠,快步向南院议事堂走去。
如今的大夏皇朝,提起令人闻风丧胆的特务机构,便是东厂与西厂了。
然而,两厂虽都为皇权服务,但并非同源,更非同路。
东厂,成立最早,根深蒂固。
其成员多为勋贵子弟或军中锐士,行事堂皇正大,却又霸道狠辣。
代表着皇权的秩序与律法,负责调查和处理谋反、叛乱、结党营私、蛊惑民心等危害皇权的重大案件。
并且行事高调,权柄赫赫,风头一时无两。
而与东厂分庭抗礼的,便是西厂。
二十年前,京城发生了“妖狐夜出”的诡异事件,引起夏皇恐慌,西厂这才成立。
虽成立稍晚,但更为神秘。
不仅监察百官,还负责处理那些稀奇古怪的“特殊事件”。
无论是宫廷诡案、妖物作祟,还是某些牵扯到超凡力量的悬案,皆由西厂处置。
如今,皇帝闭关,两厂则都受皇后差遣。
只不过,两厂关系向来不好。
虽表面维持着井水不犯河水的局面,但暗地里,不知有多少次在阴影中互相下绊、抢夺功劳。
对此,曹坤早已习惯,只是以往他没有实力,在东厂面前并无底气。
但现在不一样了。
……
南院议事堂。
当曹坤赶到时,议事堂内已经聚集了二三十名西厂番役,皆是气息精悍之辈。
上司刘墉公公尚未到来,堂内气氛显得有些沉闷压抑,众人皆是眼观鼻鼻观心,无人交谈。
不多时,一阵略显沉重的脚步声传来。
只见一位面白无须,眼神阴鸷的中年太监在几名随从的簇拥下走了进来,正是掌刑百户刘墉。
他扫视了一圈众人,尖细的嗓音带着一股冷意:
“人都到齐了?”
众人纷纷躬身行礼。
刘墉嗯了一声,走到上首坐下,开门见山道:
“陛下不日即将出关,眼下宫里宫外,有多少双眼睛盯着你们也知道,东厂那帮崽子,最近上蹿下跳,干了多少高调之事,风头都快盖过咱们西厂了!”
他语气森然,带着明显的不满。
“咱们西厂,也不能干坐着,得让陛下和上头的主子们看看,咱们不是吃干饭的!”
他目光在人群中扫过,最终落在了曹坤身上。
“曹坤。”
“属下在。”
曹坤上前一步,躬身应道。
“城南永宁坊,近来出了件怪事,连续数日皆有百姓陷入癫狂,甚至咬掉他人耳朵,闹得人心惶惶。
此事虽小,却涉及民生安定,陛下出关在即,绝不能出任何乱子。”
“你带几个人,去把这事查个清楚。”
刘墉目光直直看着曹坤,继而叮嘱道:
“务必尽快给杂家一个交代!”
“是!属下领命!”
曹坤沉声应下。
……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