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章
几乎每个来沈家的亲戚都问了这个问题。
他们都很好奇沈知语为什么会突然同意嫁给祁昱。
沈母在心里叹了一口气,熟练地找个借口把人糊弄过去。
没办法,她总不能说女儿是因为祁昱活儿好,才会愿意嫁给祁昱。
那边的沈知语,忍不住打了个喷嚏。
她揉了揉鼻子,抬头看向乔玉,眼底带着疑惑。
“你找我有事?”
刚刚她正在收拾衣服,乔玉突然敲门过来。
乔玉点头,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,放到沈知语面前。
“给你添箱。”
这是当地的习俗,哪家女儿出嫁,亲戚朋友会给其添箱,等同于后世的随份子。
不过跟随份子不同的是:添箱可以给钱,也可以给物品,例如沈知语舅妈,就添了一块女士手表。
在这个年代,手表是个贵重的物件,不仅要一百多块钱,还需要有手表票。
可舅妈听说外甥女结婚了,今早直接拿着钱和票去了供销社买手表。
这足以看出,舅妈对原主的疼爱程度。
其实不止舅妈,今天来的每位亲戚,添的东西或钱都不少。
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家庭条件不错,还有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跟沈父沈母一样,都偏宠原主。
是的,就算知道原主是假千金,他们对原主还是一如既往的好,这个好,甚至远远超过真千金乔玉。
迄今为止,沈知语都想不通他们为什么这样做。
明明乔玉才是他们的亲侄女、外甥女……
——
沈知语满眼惊诧地看向乔玉。
原主曾经那么欺负针对乔玉,乔玉竟然还愿意给她添箱?
乔玉看出了沈知语的想法,抿唇说:“我只是不想欠你什么。”
说罢,她转身离开。
沈知语脑海里闪过什么,打开信封,果不其然看到了二十块钱。
她把乔玉的工作卖了一百五十块钱,托同学找关系给乔玉找幼师工作,花了一百三。
昨天沈知语把剩下的二十元连同介绍信一起给了乔玉,没想到乔玉扭头又以添箱的名义,把钱给了她。
沈知语思索片刻,决定把钱收下。
无论乔玉是什么原因,就她俩现在的关系,乔玉愿意给她添箱,就是件好事。
不过沈知语也不会占乔玉便宜,等以后乔玉跟男主结婚,她会把钱还回去。
沈知语的行李很好收拾,没什么大件的东西。
但收拾好,还是装了满满两大箱。
箱子是沈父托关系买来的,贴着红双喜的大红色皮箱,看着很喜庆。
沈母把一叠钱放到沈知语手里,“这是我们给你准备的嫁妆,五百块钱。”
现在面值最大的就是十元,五十张十元钞票放在一起,挺厚的。
沈母又掏出一张自行车票和两百块钱,“到了地方,你拿着钱和票去供销社买辆自行车。”
自行车太大,如果现在买回来,沈知语和祁昱不好带回去。
面临分别,沈母拉着沈知语的胳膊说了很多。
最后她嗓音有些哽咽的说:“乖囡,别忘了昨晚我跟你说的话。”
昨天晚上,沈母说了不少,但总体意思只有一个:“如果受到委屈,就回来,这里永远都是你的家。”
看着沈母泛红的眼睛,沈知语抬手抱住她。
她安慰说:“娘,您别担心,祁昱人很好的,再说了,我有手有脚,如果他对我不好,我自己会跑。”
说完,沈知语俏皮地朝她眨了眨眼睛。
沈母正伤感着,忽然听到这话,差点没绷住。
她无奈地点了点女儿的脑袋,“你啊!”
在沈父沈母和沈瑾义恋恋不舍的目光中,沈知语跟祁昱坐上前往宜山县的长途汽车。
她透过车窗,看到沈父沈母在擦眼泪,心口微微泛酸。
但想到原著里原主和沈父沈母等人的结局,沈知语吐出一口浊气,收回视线。
——
养大的女儿结婚离家,沈父心里也不好受。
他拍着妻子的肩膀,安抚道:“没事,咱们攒点假,到时候去宜山县看乖囡。”
沈母眼里含泪,微微点头。
他们回到家,沈母就去了沈知语的房间,看着空下来的房间,她心里更加难受。
忽然,她看到什么,走到桌前,拿起一封署名是沈知语的信。
客厅内,沈父在看前几天拍的全家福。
他手指轻轻拂过照片上巧笑嫣然的沈知语,叹息不止。
忽然,身后响起一阵敲门声。
沈父擦掉眼泪,起身打开房门。
“娟儿?你来找乖囡吗?乖囡跟着丈夫回婆家了。”
站在门口的,正是孙娟儿。
孙娟儿笑着摇头,“叔叔,我是来找您的。”
沈父一脸疑惑,不过还是先让孙娟儿进了屋。
孙娟儿说:“知语姐以前借我三十块钱,现在我家里出了点事,急需用钱。”
“可知语姐嫁到了外地,我也联系不到她,只好来找叔叔您了。”
沈父蹙眉,“我没听乖囡说过这件事。”
孙娟儿从怀里掏出一张欠条递给沈父,“这是知语姐给我写的欠条。”
“叔叔,我跟知语姐认识十几年,情同姐妹,我是绝对不会骗您的。”
“现在我也是没办法了,我家里急需这笔钱救命,求您帮知语姐把钱还给我吧。”
孙娟儿说着,眼泪也流了下来,模样十分可怜。
沈父看着欠条上的字迹,确实像是女儿的。
另外,孙娟儿一直都很有礼貌,是个很乖很腼腆的小姑娘,不是那种说谎骗钱的人。
沈父正要点头同意替女儿还钱,身后突然传来一道声音。
“既然你跟沈知语关系情同姐妹,她结婚你怎么不来给她添箱?还不去车站送她?”
说这话的人是乔玉,她不知何时走进了客厅,神色淡淡地看着乔玉。
孙娟儿没想到乔玉会突然插一脚,明明沈父就要同意给钱了。
她暗暗咬牙,垂泪道:“知语体谅我家里穷,没让我添。”
“我原本也打算送知语,但我奶奶突然病了,我走不开。”
孙娟儿眼不眨心不跳地说着谎话。
她不怕谎言被揭穿,因为沈知语已经坐车走了,沈父他们无人求证。
至于孙娟儿怎么敢装跟沈知语姐妹情深?
从沈父对待她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,沈知语没有把她们闹崩的事告诉家人。
乔玉扯唇一笑,“既然你家里很穷,你怎么会大手笔的借给沈知语三十块钱?”
三十块钱不是小钱,乔玉做幼师,每月的工资还不到二十块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