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女生 穿越重生 娘娘奉旨宫斗,六宫瑟瑟发抖

第7章

  

“让朕烦心的一切?”

萧珩重复着明芜的话,唇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。

“珍容华,你可知自己在说什么?”

明芜当然知道。

“皇后娘娘正位中宫,母仪天下,确实是人人称颂的贤德。当年皇后所出的三皇子早夭,天下同悲,陛下与娘娘痛失爱子,至今仍是宫中不敢轻提的旧事。”

她稍作停顿,抬眼窥见萧珩神色未变,才继续道。

“陛下怜惜皇后娘娘丧子之痛,去岁,将祥妃所出的六皇子养在皇后膝下。六宫也几乎都将六皇子视若嫡子,可是——

若当真与嫡子无异,为何陛下迟迟不肯将六皇子玉牒改至皇后名下?

这些时日,前朝大臣们接连上奏,请求陛下更易玉牒,陛下却始终留中不发。陛下心中,应当另有考量吧。”

这番话太过大胆,几乎是在质疑帝后之间的信任。

若是传到长乐宫外,明芜立刻就会被扣上干政祸国的罪名,死无葬身之地。

然而萧珩只是微微眯起眼,并未出言打断。

明芜心中一定,知道自己赌对了。

皇帝果然对司徒家的步步紧逼心存芥蒂。

“司徒一族有从龙之功不假,可这功劳,不该成为他们得寸进尺的底气!是因为有了陛下,才有了司徒一族的荣光,有了皇后娘娘的母仪天下。而非司徒家辅佐陛下,才缔造了这一切!

若没有陛下,司徒家只是澜州一普通武将家族,在皇城众多世家眼中,与泥腿子无异。

是陛下您,给他们披上了金衣!”

听到这里,萧珩的目光锐利起来。

这明芜,当真什么都敢说。

不过,却也说得十分精准。

他何尝不知司徒家的心思?

当年自己带兵打回皇城,司徒家确实出力不少,助他登上帝位。

只要司徒家安分守己,自己定然也会保了他们的荣光。

可如今,他们想要的不只是这一代的荣宠,还想要扶植六皇子为储,让司徒家的权势永远延续在皇权之中。

为此,他们已经越过了为臣者该有的本分。

“继续说。”

萧珩终于开口,声音低沉。

明芜知道,这是她唯一的机会。

说得好,自有活路。

说得不好,死无葬身之地。

“陛下明鉴。司徒家要的是代代传承的荣光,可这江山,终究是萧家的江山,是陛下的江山。下一任帝王如何,该由陛下为这天下抉择最合适之人。

而贵妃娘娘背后的王氏,更是心腹大患。王氏,传承数百年,为世家大族之首,门生故旧遍布朝野。

世家向来对君权敬畏不够,表面上恭顺,骨子里却始终保持着世家的骄傲。民间甚至曾有歌谣,铁打的王家郎,流水的帝王座。而如今,王氏已经有扶持贵妃所出的四皇子之意。一旦四皇子得势,王氏必将彻底把持朝政。到那时,君权畏于世家,这天下,究竟姓萧还是姓王?

且不光是皇后和贵妃,朝臣们总是想着通过后宫,操控皇家子嗣,进而谋求子孙万代的福祉。却浑然忘了,为官者,忠君爱国之心,经世济民之才,方是立足朝堂之根本!

嫔妾知道,陛下自登基以来,便有意整顿这沉疴积弊,还朝堂一个清明。只是,此等现状,并非起于陛下一朝,而是自大盛开国之初,便已埋下祸根!

当年,太祖为褒奖功臣,赐予了他们手中太多权力和不应有的野心。如今,心被养大了,便有了噬主的念头。”

明芜的双眸灼灼,尽管手心已经冒出了细密的冷汗,可她的声音却依旧平稳如初。

“陛下有心肃清这一切,却知晓,这一切必然伴随血流成河。且一旦弹压过度,这些人也有联合的风险。轻不得,亦重不得。

既如此,那为何不让嫔妾来做您的刀?以后宫之事波及前朝,兵不血刃地为您扫清障碍。看似妇人之间的争执,实则每一步都可以落子前朝。”

无论哪一朝哪一代,前朝和后宫都是息息相关的。

后宫,亦能搅动前朝风云。

萧珩终于正眼看向跪在殿中的女子。

她不过二八年华,却有着超乎年龄的胆识和谋略。

“待大局已定,陛下若觉得嫔妾知晓太多,或是需要给朝野一个交代,大可将所有罪责推于嫔妾一身。届时只需一道圣旨,斥嫔妾为祸国妖妃,赐死谢罪便是。如此,既可肃清朝堂,又不损陛下圣名。”

殿内陷入长久的寂静。

萧珩凝视着明芜,她娇小的身躯里竟藏着如此惊人的魄力。

以自身为饵,以性命为赌注,这份狠劲,连他都为之动容。

“你可知这么做的下场?”

他沉声问道。

明芜抬起头,露出一抹决绝的笑。

“嫔妾入宫那日就已明白。在这深宫之中,要么被人踩在脚下,要么踩着别人往上爬。嫔妾最初不想害人,却被人害到如此地步。便是亲近的血脉亲人都亦信不得!既如此,不如让这条微薄的性命,在最后发挥一些作用。

当然,嫔妾也有私心。嫔妾想借陛下的威势,报自己的仇。”

该说的,不该说的,明芜都说了。

萧珩久久不语。

他确实需要这样一个人。

够聪明,能看清局势,懂得借力打力。

够狠辣,对敌人,甚至对自己都能下得去手,

也够忠诚,或者说,她的处境决定了她只能选择忠诚。

一个子嗣艰难,寿数有碍的妃嫔,注定不会得到背后家族的帮扶,也不可能再有什么旁的出路。

而且……

为血脉亲人所害。

萧珩对其,也有一分感同身受的悲悯。

“起来吧,珍贵嫔。”

长久的沉默后,萧珩终于开口说道。

短短一句话,竟是又擢升了明芜两阶位份。

如今,她已经是正三品贵嫔,是宫中真正意义上的主位妃嫔了。

若是让旁的妃嫔听到,怕是一口银牙都要咬碎了。

而如今,距离她入宫不过短短半年。

距离她重生,也才刚刚过去了三天。

这般晋升速度,说是登了云梯也不为过!

明芜的心终于落了下来。

她依言起身,垂首而立。

“到朕身边来。”

明芜依言,一步步踱至萧珩身侧。

还未等她站稳,一只骨节分明,带着温热的大手便伸了过来,一把攥住了她冰凉的手腕。

那手心的温度,与她手腕肌肤的冰冷,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
萧珩的手指,甚至能清晰地感受到她脉搏处那微弱的跳动。

仿佛只要稍稍用力,手指下的那点搏动,就会彻底消散。

这冰冷的触感和微弱的挑动,是她身子孱弱最有力,最无法伪装的佐证。

萧珩握着她的手,目光落在她低垂的眉眼上,缓缓道。

“珍字虽好,可若是要做一把刀,要做让所有人都忌惮、都侧目的宠妃,还是显得过于温和,不够分量。

朕为你改一个封号……”

萧珩的手指在明芜的手心划动了两下。

“就为,元。”

元,初也,始也,首也。

而陛下如今的年号,便为元朔。

用年号中的字眼来封一位妃嫔,这封号,已经不是普通的重量了。

元字一出,不光是皇后和荣贵妃要坐不住,怕是连那位多年来避居自己宫中不闻窗外事的淑妃,也再难保持超然之态了吧?

毕竟,这元字,常指初始之意。

而萧珩尚是王爷时,明媒正娶的第一位正妻,正是这位如今看似与世无争的淑妃娘娘。

看来,这位淑妃娘娘,也不像她表面展现的那般,真的万事不萦于心。

不然,萧珩何至于要用这个封号,来如此刺激她,甚至羞辱她。

明芜轻轻扬起了唇角。

不管是谁,她都无所畏惧。

“臣妾,谢陛下隆恩。”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