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穿越架空 君臣那些事

君臣那些事 王爱明 8108 2021-12-23 08:53

  【五】

  亲疏之间有取舍

  亲疏关系最容易让人失去判断力,这还算好的。更有害的是,它就是帝王手中的砝码,所以,古代做臣子的,遇到这样的情况,往往会做出明智的选择,趋利避害,否则吃亏的还是臣子。

  1.唐玄宗和李白

  在亲疏之间冲突上,君王大多扁向自己亲人。唐玄宗对李白的关系就是很明显的例子。

  李白到会稽,他跟吴筠很友好。吴筠被皇上召到京城,他也到了长安。到了长安,他去见贺知章。贺知章是朝廷高官,也是文坛领袖,看了李白的诗文以后,大惊道,你是仙人下凡啊!于是马上向唐玄宗推荐了他。

  唐玄宗把他召到金銮殿,见李白气度非凡,灵气飞扬,加上风格瑰丽的诗句,玄宗十分欣赏他,还特地设宴招待,在酒席上亲自为他调羹。这样的殊荣不是什么人都能享受得到的,可见李白的才华了得。玄宗是一位了不起的皇帝,他觉得李白当一个文学侍从是最好的。吃了饭以后,唐玄宗安排他到翰林院工作。可见唐玄宗爱惜这个天才的感情呼之欲出。

  翰林虽然是京官,只是有些殊荣,但没有实权,只做些文字工作,给朝廷起草文件。但翰林院不是随便谁都能进的,得靠自己的实力。要知道,翰林院都是那些一层层招考选上来的大儒。而李白因为家庭成分不好,是做生意的,没有资格考试。这就是说,他没有正规地系统读过经典。

  说实话,这工作对李白来说并不适合,整天给领导拎拎皮包,有时任务来了,一个通宵,让你近视眼速成了熊猫眼。他觉得没有自由,不能潇洒地活着,是人生最大的悲哀。拎了不少日子包,写了不少废话空话大话闲话无聊话,就是没有得到提拔。当时,京城许多人仰慕他,想跟他认识,交个朋友,于是李白也就经常上班时去外面酒店喝酒。

  唐玄宗也有私心,想借李白的名气,好让自己在历史上留个好名声。一天,12玄宗在花园玩,突然有所感悟,就叫人去请李白来写个曲子。谁知道,李白正在酒店喝酒。来人到了酒店,李白已经喝得稀巴烂了。他们只好把他从酒店抬到花园。到了花园,他的酒还没醒。大家担心李白得罪皇帝,替他急得没办法。有个人拿了一盆水,哗啦一声,往脸上泼。李白酒终于醒了,睁开眼睛一看,是唐玄宗!赶紧起来,跪下听旨。听了皇帝的意思,他操起笔,杀杀杀,一首曲子一挥而就。

  唐玄宗一看,词句清丽,优美动人,有仙气,也有酒气,甚是高兴。皇上一高兴,那不格外开恩吗?不但没有责怪他,更加喜欢他。这以后经常叫他一起吃饭,感情甚是融洽。

  名人都自负得很,看不起高力士。高力士是什么人,大家都知道,好惹的吗?可他却惹得奇特,洗脚时让他脱鞋。有点韩信胯下之辱,人家毕竟是皇上身边的人。老皇家的哪怕是看家狗也比人厉害。那高力士还不在皇上面前嘀咕个没完?让你舒服吗?我弄不过你,总有人弄得过你,于是借刀杀人。他想,历来都有文字狱,一个字这样说也可以,那样解也行,全凭你怎么去说。他在李白的诗文里鸡蛋挑骨头,对杨贵妃说,贵妃娘娘啊,你看看,李白在讽刺挖苦你呢!贵妃文化程度不高,耳朵骨又软,又是个女人,哪里管那么多?激怒皇帝的爱妃还有好日子过吗?本来皇帝要安排一个官职给李白当当,杨贵妃知道以后,坚决不同意。唐玄宗还是有取舍的,给李白安排位置,就得罪了爱妃。不能为了一个李白伤了夫妻感情。君臣关系和夫妻关系哪样重要呢?权衡一下,还是听爱妃的吧。李白也就没当成官。

  李白人才难得,但是,在选择“鱼和熊掌”时,孰亲孰疏,皇帝心里有一把秤。皇帝不是没有标准的,不是没有私心的。他不会为了一个人才得罪自己的亲人。

  李白知道自己不为人所容,不想在京城呆了,请求离开。皇上也没办法,只好给他一些钱,从此他云游四方。

  2.汉武帝和窦婴

  《史记》十二本纪、三十世家、七十列传这么多人物故事,写的最有故事的是《魏其武安列传》,简直就是一部惊险的小说。我先来说说窦婴跟汉武帝、田蚡和汉武帝这两对关系,然后再来说说发生在窦婴和田蚡之间的事,从中我们才能知道,窦婴最终为何吃了大亏,丢了性命,而汉武帝在关键时刻偏袒田蚡,没有保护大功臣窦婴。

  窦太后是汉武帝的奶奶,王皇后是汉武帝生母。窦婴是窦太后的堂兄的儿子,就是堂侄儿,田蚡是王皇后的同母弟弟。窦婴和田蚡都是皇亲国戚,但相比起来,窦婴跟汉武帝的关系比起田蚡要疏很多了。

  窦婴封侯是靠自己的军功,田蚡封侯,还担任丞相却是靠他的靠山王皇后姐姐。

  现在先来说窦婴吧,他在汉景帝初年,因为姑姑的关系,常常能接近皇上。当时汉景帝还没有立太子,他弟弟梁孝王上朝后,跟皇哥一起吃饭饮酒。窦婴因为跟皇上是表兄弟,也常常在姑姑家蹭饭。大概是兄弟关系特别好吧,梁孝王竟然说等哥哥千秋之后,把位置传给他。因为汉景帝坐上金銮殿没两年,正值青春,还没有到立太子的时候,他弟弟信口说说,未置可否。当时窦太后也在场,因为她最喜欢的倒不是皇儿,而是梁王这个儿子。她见皇儿没有声响,当然非常高兴。

  此时,窦婴却不知道高低轻重,竟然不管他们兄弟之间是不是开玩笑,他倒是当真了。他端起酒来敬皇上,一本正经地说,天下是高祖的天下,父子相传,这是朝廷定制,皇上何以擅自传给梁王呢?这话也没错,而且十分公正,但是,你看看,这不是好端端地把自己的姑姑给得罪了吗?窦太后见恁个堂侄儿傻里吧唧,哪壶不开提哪壶,有没有智商!当场黑下脸,呛了他几句。窦婴才觉得自找无趣了,本是他们的家事,我管他们谁当皇帝啊?灰心丧气地回家了,到家后越想越生气,我还不是讲原则吗,姑姑却如此不给面子,平时也没见得姑姑有多少照顾,至今还是咪咪小的官,不做也罢了,干脆称病辞官。窦皇后也不客气,你不来,我还不要你来呢!她就撤了窦婴进出宫廷的证件,节日不许进宫朝请。

  时间到了汉景帝三年,吴、楚七国反天下。刘邦七个子孙联合反对当今皇上,可见还有几个兄弟值得相信?除了梁王这个亲兄弟外,差不多没人什么亲人可以帮他了。这才想起外戚只有窦婴最贤能,便召他入宫。窦婴还在生气,心里说,老姑姑不是不要我进宫吗?现在朝廷有难才想起我来了?他又称病推辞。老姑姑这一下后悔了,悔不该当初太那个了。皇上只能对他说,你是我表兄弟,天下有急难,你就眼睁睁看着他们逼宫吗?不会来帮我一把吗?

  看看皇上开金口,就不再摆资格了。于是朝廷拜他为大将军,当然赏赐的钱是少不了的,不过,他都把钱放在门口走廊上,下属来开会,你需要多少,就拿多少。慷慨如同朝为官的李广,和前辈赵奢将军。

  长话短说,七国兵败,窦婴封侯。古人封侯拜相,是人生最高追求。他被封侯,封邑在魏其,因此历史上称他为魏其侯。在朝廷上,其他侯爷无人敢跟他分庭抗礼,朝廷里大小官员削尖脑袋拍马屁。

  第二年,汉景帝立太子,他就是太子的老师。一看就知道以后就是第一辅佐大臣。可是,过了几年,太子不争气,将要被废。他前前后后做了许多工作,最后还是废了太子。他第三次称病,带着一个排赵女齐娘,到乡下当寓公,享清福去了。皇上让许多类似张仪、苏秦的人去做工作,他都说他要继续生病。其中有一个倒是说到点上去了:能使你有今天的是谁啊?能使你成为皇上亲信的是谁啊?如今你为太子争也争过,闹也闹过了,难道还要为太子去死吗?你倒是好的,左边一个美女,右边一个靓妹,晒晒太阳,吃吃野味,咪咪小酒,却不去见皇上,这不是在向全国人名宣扬皇上的过错吗?假如真把皇上和太后搞火了,你全家还有活路吗?厉害吧,新时代的苏秦、张仪!窦婴这才同意火速去京城,辅佐君王。

  就是因为他太喜欢生病,所以最好的机会没有给他。当时的丞相因为犯错误被革职,拳头打出,手腕往内弯,老姑姑对皇上说了几次,让他来做。皇上说,我哪里是舍不得吗?他是一个容易自满的人,性格又不稳定,做事草率轻浮,难以担任啊。吃亏了吧,想当初怎么常常生病生病啊!

  现在来交代一下田蚡。此人五短身材,其貌不扬,两眼斗鸡,鼻子塌陷,脸上没肉,加一对驴耳朵。一般这样的人千万别理他,春秋时期的范蠡就说过,他从来就不跟这种相貌不正的人做生意,就是后来唐朝大将军郭子仪招兵,第一个条件不能招相貌丑陋的人。可是,歪人有歪福,他的姐姐王氏做了汉景帝的妃子,因为前面太子出问题,太子的母亲也靠边站,王氏成了汉景帝第二个皇后。这不,命运就是这样,说来就来说走就走,人生玄得很。王皇后跟斗鸡眼同母异父,所以一个姓王,一个姓田。大概姓王的丈夫是帅锅,所以生了个大美女;那姓田的一定是其丑丑百里的烂人,生个儿子没屁眼,生个女儿六指头。闲话说多了,再归正传。

  窦婴封侯时,田蚡还是个守宫门的小队长,名不见经。此人据说能说会道,别人能把稻草说成金子,他能把金子说成稻草。他常常拜访窦婴,站在身边斟酒,就好像亲侄一样敬重窦婴。窦婴这人本来就是性情中人,没心没肺,把他当儿子。田蚡宫里有皇后姐,外面有干爹大将军,日子不要太好过哦!

  汉景帝去世前一年,王皇后趁老皇帝糊涂,封了田蚡和田信两个弟弟为侯爷。景帝薨了,十六岁的太子刘彻即位,乃汉武帝,就是那个跟奶奶的匈奴杠了一辈子、把老百姓苦得像黄连的大汉帝王。十六岁年纪实在太小,朝廷的事情运转不过来。这样的花季少年,现在路上可以常见到让外公在后面背书包的那种青涩李子。宫里的权慢慢由窦太后转到王太后,她垂帘听政,发号施令,所有的政策都是她塌鼻子弟弟和塌鼻子的门客出的。

  封侯还不够,他看上了丞相的位子。于是对人很谦恭,嘴巴涂蜜,话没到,笑声来的。利用皇后姐姐的权势,开始卖官鬻爵,把过去所谓的名望贤士推荐出来做官,以此收买人心,目的是推倒干爹窦婴。

  丞相去世,本来想一把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职务抓过来。他听了一个叫藉福的建议,说窦婴的威望比你高,你先让让,他做丞相,你做太尉。还不是一样的吗?于是他跟皇后姐姐说,就这样当上了太尉。不过,藉福也跟窦婴说,你这人爱憎分明,善良的人喜欢你做丞相,但是社会上不都是善良之辈,你要包容的话,做得时间会长些。窦婴没有好好想想这句话。

  他们两人都喜欢儒家学说,而窦太后信仰黄帝和老子的学说。在汉景帝一朝,都没有重用儒家,采取无为而治。这不,窦婴又得罪了老姑姑了吧。这倒不是主要的,塌鼻子却是有目的的,他却不想一想,太后倒了,自己还能在朝廷上混吗?他们把一个叫鲁申公的八十多岁的宿儒从山东叫来长安。所以历史上“独尊儒术”就是汉武帝开始的。孔子再生,效仿古制。太后的黄老学说成了反动学术,所有的礼仪制度都格格不入。于是,一场清洗运动开始了,检举揭发窦氏和朝廷上跟窦氏有关系的人,把他们从宗谱上除名。再是,过去封的王,却仍然住在京城,现在要他们回到封邑。这样,大家的意见非常大,闹到窦太后那里。第二年,有大臣上书,不要窦太后领导。太后暴怒,把儿子叫来骂了一顿,把窦婴和田蚡的职务都免了。

  读者也许说,这一下塌鼻子倒没什么影响,因为他还有王皇后,而窦婴没戏了。是的。接下来窦婴的路怎么走?倒霉?不至于吧?毛主席都看得上眼的皇帝,总会保护他吧?

  朝臣知道如果没有意外,皇上和王皇后有的是时间统治下,而田蚡终于登上了丞相之位。这种局面傻子都看得明白,许多心术不正的人都罪恶转身,重新站队,从窦婴阵营跳到田蚡身边去了。田蚡上朝,跟皇上聊天,一聊就是半天。小皇上懂个屁,什么都听他的。自然,他就把权力移到自己手上,甚至选用闲居在家的平民百姓都封为高官。高官就是工资两千石粮食,两千石,还是一百二十斤一石的,差不多三万斤粮食,够六七十人吃一年。汉武帝看不过,生气地说,你照顾的人差不多了吧?我也想任命几个官呢!塌鼻子才知道天子的利害,慢慢收手。

  做了官就要享受,他竟然请示皇上,扩大自己的庄园。汉武帝见他太不像话,龙颜大怒,说何不把武库也拿去啊!此后,他才收敛一点点。一次,他请客,他自己东向坐,皇后的同父同母哥哥王信南向坐。古代吃饭时,贵客或是尊长东向坐。你看鸿门宴上的排座,项王、项伯东向坐,亚父南向坐,沛公北向坐,张良西向坐。项羽自以为自己强大,坐在尊位。次为南向,再次为北向,西向为陪客。王信也算是哥哥,只是不同的父亲生的,但毕竟是哥,却屈居下座。

  从此他开始购置名贵物件,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都是为他办干货的。水浒上面说的梁中书办生辰纲就是这样的。前堂设钟鼓,后庭藏几百名媛,甚至整块绸缎当帷幔,这些都是皇家才能做的事情,他都敢开始做了。小人得志,不可一世。

  再说窦婴,得罪老姑姑,更加没人帮他说话了。门前车马稀,家里冷清清,那些原来白吃白喝的白眼狼门客个个卷铺盖走人了,还丢下一串串白眼,唯有大将军灌夫不离不弃。

  先介绍一下这一位义气千秋的壮士。吴楚七国反叛汉景帝时,他和父亲都是周亚夫手下的将士。父亲战死,按礼仪,要扶丧回家,他坚辞留下跟敌人打。为父报仇,募集了几十个敢死队成员,披甲上阵。可是到了辕门,这些人尿都拉裤裆里了。他只好带着十几个家奴,冲进敌阵,到了吴王营帐,杀了许多人,还是无功而返。此时他的奴隶都阵亡了,只好单枪匹马冲敌阵,身上中了不知道多少抢。一个人哪能杀了吴王呢?幸好有金疮药,抹上药再次请求出战。他的上司请示周亚夫,也不允许。后来战斗结束,灌夫名扬天下。后来他担任了中郎将,也就是宫廷侍卫队长。因为犯法丢官,在家赋闲。汉武帝时,他任淮阳太守,不久调到宫里,做了皇帝车队队长。

  灌夫为人刚直,喝酒使性,又不喜欢在上司面前说客套话。不巴结权贵,但有百姓落难,他会两肋插刀。就是这样一个人,才会死跟着倒霉的窦婴同志。两人都是失势官员,一个想通过对方联系到高层的关系;一个想借助对方打击那些白眼狼。游如父子,相见恨晚。

  一天,灌夫拜访田蚡丞相。田蚡假惺惺地说,我本想跟你一起去拜访魏其侯,遇到你服丧,就没跟你说。灌夫说,你竟然肯给面子,我哪里敢拿丧服的名义来推辞呢?我跟魏其侯说,让他准备一下,明天等你光临。田蚡答应了。

  于是,这边窦婴一家上下齐力办酒席,杀猪宰羊,烤鸡烤鸭,忙了大半天,到了中午也没见一个鬼来。窦婴说,是不是他忘记了?灌夫已经有点不高兴,还是前去叫田蚡。田蚡假装睡觉,说,噢,昨天我酒喝多了,忘记这件事了。其实,昨天他本来就是玩玩他们的。

  你看,人坏就坏在这种地方,你真心,他假意,叫谁不恼火?所以,对坏人,千万不要太实心眼。田蚡只好前往,但是故意慢慢腾腾,一会儿要换衣服,一会儿要找鞋子,一会儿要上茅坑。灌夫捺住性子等他出门。总算到了,喝酒的时候,灌夫起身邀请田蚡作舞,按理,此时客人要站起来跳舞,可是,田蚡却没有。一而再,再而三,灌夫恼火了,说了几句气话。窦婴把他扶走,向田蚡道歉。

  后来,窦婴的儿子杀了人,范了事,求过田蚡。现在,田蚡要索取红利,派籍福问窦婴要城南的好田,这不是明着欺负人了吗?灌夫大骂籍福,结下梁子。

  田蚡先拿灌夫开刀,跟皇上说,灌夫一家,在老家横行不法,请朝廷查办。皇上说,这是丞相的事,你办就办。消息通道灌夫那里,他手里扭者田蚡的把柄。田蚡毕竟屁股不干净,到此为止,打个平手,只好鸣鼓收金。田蚡有什么把柄在灌夫手上呢?等会再说。

  田蚡娶燕王女,太后下懿旨,所有王公贵族大官虾米,都得来喝酒。这一个来字,还不是红包来吗?窦婴对灌夫说,一起去吧。灌夫说,上次得罪他了,你也跟他有点冤仇,还是别去找没趣了吧?窦婴硬是要他去。两人坏几坏在这次婚宴,而且是万劫不复的深重灾难。

  婚宴上,新郎官塌鼻子敬酒,大家站起来离开位置。这是礼貌。当窦婴敬酒,没人站起来。哈,人,就是这种德性。灌夫看在眼里,恨在心里。他也起来给田蚡敬酒。田蚡本该站起来,却坐着不动,还说不能满杯了。这也是不礼貌的。灌夫说,你是贵人,请干杯!田蚡不肯喝。他走到窦婴孙子灌贤前,窦贤正在跟程不识大将军低头说话,也没有避席。灌夫气打不到一处,骂他小人。田蚡过来劝说道,程将军和李广将军都是东宫卫士长,你侮辱他,不是侮辱你最敬重的李广将军吗?灌夫道,老子今天死都不怕,管他什么将军。窦婴把他拉出去。田蚡说自己平时娇惯他才有今天。便喊手下的人扣留灌夫,投入监狱。然后派人去查办灌夫的亲属,杀了许多人,血流成河,冤魂四散。你看看,就为了这一点点事,依仗势力,凶狠无比。说抓人就抓人,说杀人就杀人,横行霸道,无恶不作,哪里还有百姓的活路?窦婴心里非常难过,要不是硬要他一道去,也不至于闯这么大的祸。

  窦婴尽其家产,托人到田蚡那里说情,但是,田蚡哪里会饶他们?本来灌夫手上有杀手锏,但是他被关了,没法告到皇上那里了。

  窦婴尽全力营救灌夫,他夫人说,灌夫得罪他们,得罪了王太后,哪里能救得了啊?窦婴说,侯爵是我自己得来的,我今天丢了在所不惜,可是,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死啊!他死了,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!便瞒着家人,上书皇上。皇上还是比较重视的,马上召见。他说的都是灌夫酒桌上的事,不足以死罪。汉武帝认为有道理,让大家讨论一下。

  在朝廷上,窦婴还是那些话,可是田蚡却说灌夫恣意妄为,大逆不道。窦婴看看争不过,便揭发田蚡。田蚡死皮赖脸地说,我只不过喜欢女人,喜欢田产,不像你们两人,整天指天画地。你看看,面相恶劣的人,其心也歪,其毒如蛇蝎。无端诬陷他们造反,这一招特别歹毒。对厚着脸皮的人,窦婴说的那些问题压根就不算什么,而田蚡说的,可是杀头之罪哪!

  汉武帝问大家,两人说话属实吗?韩安国说倒是替窦婴说了话,可是他话头一转,说田蚡对灌夫的指控没错,横行乡里,什么“枝大于本,胫大于股,不折必披”,意思说,长期下去,很难说要造反。最后还是希望皇上圣断吧。还有几个人都替窦婴说话。别的人都慑于田蚡的淫威,不敢主持公道。皇上发了火,骂了个别官员不主持公道,像个乌龟。但是,他并没有说别的,便散朝。

  回到宫里,他的王皇后还挺生气呢,说什么她还在,有人就这么欺负他弟弟。好像他弟弟是好人,委屈死了!骂儿子木头人,这种案子有什么好辩论的。汉武帝说,都是宗室外家,所以让大家讨论,不然交给有关部门就可以解决。

  田蚡回去的时候,把御史韩安国叫到自己的车上,责问他,本来两人对付一个失势的老头,可是在关键时刻为何模棱两可。韩安国看看他说,你当时应该高兴,为何不谦让,你应该免冠解印回去,跟皇上说自己因为是太后的弟弟,本来就没有能力担任丞相,魏其侯说的对。这样,你会受到皇上肯定,不会把你废免,而魏其侯必定非常自愧,关起门来自杀。如今你毁谤他,他毁谤你,好像菜市场上卖菜的女人,你骂我,我骂你,你可是大宰相,多么有伤大体啊!

  汉武帝就定窦婴欺瞒朝廷罪,关押大牢。在前朝时,窦婴常常得到皇上的临死的遗命,有急事可以相机而行,直接找皇上讨公道。可是,这次他被关押,灌夫又被族诛,大家又不敢替他说话。没办法,他叫侄儿上书皇上,说汉景帝在的时候,有遗诏的。诏书在家里,由管家封盖印章,放在密室。

  按规定,要是皇给臣子遗诏,宫里有副本,但是有关人员跟皇上说查不到。其实,哪里查不到的?田蚡早已经指派人暗中撤掉了这个副本。就这样,窦婴不但不能救自己,反而成了欺君之罪,得判死刑。

  塌鼻子把灌夫全家满门抄斩,窦婴听说消息,一病不起,绝食。后来听说皇上无意杀他,才吃了点饭。因为他说了几句皇上的话,传到汉武帝那里,最后杀在渭城。田蚡故意安排在十二月最后一天,也就是大年三十。每月最后一天叫晦日,是不能杀人的。看水浒传就知道,戴宗就是这样被一个敬佩他的监狱官延迟几天行刑而获救的。要是这天过去了,春天是赦免的日子。那么窦婴就有机会赦免。所有的事情,都是好人倒霉,塌鼻子大获全胜。

  正直的看官不急,三尺头顶有圣明,恶有恶报,时候也很快就到。没过几天,田蚡生病了,梦中总是喊服罪谢罪的话,跟家人说窦婴和灌夫找上门了。作恶太多,什么专家博士都没有办法救他,真是医得了你的病,医不了你的命,不几天,一命呜呼,让窦婴、灌夫掳走了。后来他儿子田恬继承了爵位,但是不久犯了不敬罪受到查办,撤了侯爵。

  现在再来说说灌夫的杀手锏,淮南王到京城的时候上朝,当时还是太尉的田蚡在路上迎接他。他讨好淮南王说,皇上没有太子,大王最贤,又是高祖孙,要是皇上死了,那位置不是你,还有谁的呢?淮南王非常高兴,赏赐给他不少钱,这就是前面说的灌夫抓住他的把柄。

  后来,汉武帝才知道这件事情,他说,要是田蚡还在世,应该满门抄斩!

  后人司马迁说,皇上自从魏其侯的事件发生时就不认为武安侯有错,只是碍着王太后的缘故罢了。

  亲疏关系,往往左右一个人的公正,这就是最好的例子。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