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章 雷霆收网,铁证如山
夜,再次降临茶都。
县城郊外,一座早已废弃多年的国营炼钢厂内,几点鬼火般的电石灯光,在巨大的高炉阴影下明明灭灭。
这里曾是茶都县辉煌工业时代的象征,如今却只剩下锈迹斑斑的钢铁骨架和无尽的死寂,成了被城市遗忘的角落。
院长刘富贵嘴里叼着一支雪茄,正一脸不耐烦地看着几个工人,用撬棍费力地撬动着高炉底下的一块厚重铁板。
“都他妈快点!磨磨蹭蹭的,等天亮了请人来参观吗?”
铁板被撬开,露出了一个黑洞洞的入口。一股混杂着铁锈和霉变气息的冷风,从洞口里吹了出来。
刘富贵对手下那个叫老三的亲信使了个眼色。老三点点头,带着几个人,从旁边一辆伪装成垃圾清运车的厢式货车上,开始一箱一箱地往下搬运着密封严实的纸箱。
那些纸箱里,装的正是城关镇卫生院这几年来,所有见不得光的药品采购账本。
刘富-贵以为自己做得天衣无缝。
他先是接到赵金宝的“善意提醒”,然后又接到舅舅钱学明的电话,让他立刻将所有证据彻底销毁。他自作聪明地想出了这么一招“明修栈道暗度陈仓”的计策。先是让财务做出几本假账应付检查,再将真账本伪装成医疗垃圾运出来,藏在这个他自认为绝对安全的秘密地点。
他甚至还在为自己的“高明”而沾沾自喜。
他不知道,一张由天眼和人力共同编织的大网,早已将他和他所有的动作,都牢牢地笼罩了起来。
距离炼钢厂不到一公里的一个山坡上,几辆毫不起眼的民用汽车,正静静地停在黑暗中。
车内,萧天、王德海县长,以及县公安局新任的代理局长李铁,正通过无人机传回的高清红外画面,冷冷地注视着炼钢厂内发生的一切。
画面清晰地记录下了刘富贵指挥手下转移罪证的全过程。每一个人的脸,每一个纸箱的编号,都纤毫毕现。
“好一条狡猾的狐狸。”王德海县长看着屏幕,声音里带着几分怒意,“如果不是你提前布控,恐怕真要被他金蝉脱壳了!”
萧天没有说话。他的目光平静如水。
从赵金宝汇报完情况的那一刻起,这张网就已经开始收紧了。刘富贵自以为聪明,却不知道,他走的每一步,都在别人的剧本里。
“李局长,”萧天看向身旁的李铁,“可以行动了。”
李铁,这位刚刚从市局空降而来、以铁腕著称的公安局长,眼中闪过一丝凛冽的寒光。他拿起对讲机,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,下达了简短而清晰的命令。
“收网。”
炼钢厂内,刘富贵正监督着手下将最后一箱账本搬入暗格。他感觉一切顺利得有些过头,心中那一丝不安,变得越来越强烈。
就在这时,一阵刺耳的警笛声,毫无征兆地,从四面八方同时响起!
数十辆警车,如同从地底下钻出来一般,瞬间封锁了炼钢厂所有的出口!雪亮的探照灯将整个厂区照得如同白昼!
“不许动!警察!”
“放下武器!抱头蹲下!”
上百名荷枪实弹的特警,如同神兵天降,从各个角落里涌了出来。黑洞洞的枪口,对准了厂区内每一个目瞪口呆的人。
刘富贵的那几个手下,当场就吓傻了,手里的撬棍“哐当”一声掉在地上,乖乖地抱头蹲了下去。
只有刘富贵,在最初的震惊之后,眼中闪过一丝疯狂的狰狞。他猛地从腰间,掏出了一把早已准备好的、乌黑锃亮的手枪!
这是他最后的底牌,也是他走向深渊的催命符。
“都他妈别过来!”他歇斯底里地咆哮着,胡乱地挥舞着手枪,“谁过来我打死谁!让萧天那个小杂种来见我!我要跟他同归于尽!”
他很清楚,一旦被抓,他面对的将是无期徒刑。他宁愿赌一把,挟持人质,或许还有一线生机。
然而,他高估了自己的胆量,也低估了对手的决心。
就在他分神的瞬间,黑暗中,一个矫健的身影,如同猎豹般扑了过来!
是李铁!他竟然亲自带队冲在了最前面!
刘富贵只觉得手腕一麻,一股钻心的剧痛传来。他手中的枪,已经被对方用一个干净利落的擒拿动作,死死地锁住!
“啊——!”
刘富贵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,整个人被李铁死死地按在了冰冷的地面上。冰冷的手铐,“咔哒”一声,锁住了他罪恶的双手。
至此,茶都县卫生系统这条腐败链条上,最顽固的一颗钉子,被彻底拔除。
当萧天和王德海走进炼钢厂时,现场已经完全被控制。
刘富贵像一条死狗般,被两名特警押着。当他看到萧天那张年轻而平静的脸时,眼中瞬间充满了血丝和怨毒。
“姓萧的!你不得好死!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!”他疯狂地咒骂着。
萧天没有理会他的咆哮。
他只是走到那个被撬开的暗格前,弯下腰,从里面拿起了一本已经微微泛黄的账本。
他缓缓翻开。
上面,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一笔肮脏的交易。时间、地点、药品名称、回扣金额、以及签收人的名字。
钱学明、孙卫东、赵金宝……一个个熟悉的名字,赫然在列。
这就是铁证。
足以将整个茶都县卫生系统的旧势力,连根拔起的铁证。
王德海县长看着那本账本,激动得浑身颤抖。他走到萧天身边,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,声音都有些哽咽。
“萧局长,我代表茶都县五十万老百姓,谢谢你!”
萧天合上账本,抬起头,看着远处那片被城市灯光映亮的天空,轻声说道:
“王县长这只是开始。”
“把这些蛀虫抓起来只是治标。”
“接下来我们要做的,是如何把这片被他们啃食得千疮百孔的土地,重新种满能救死扶伤的良药。”
“这才是治本。”